摘要:高橋善丸是日本中青代平面設計師的杰出代表,他擅長將日本漢字進行圖形化設計,創(chuàng)作了一批時尚、現代的字體設計作品;高橋善丸的設計風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利用漢字的點線面構成特點,將漢字點化、線化和面化,增強了漢字的視覺特性;將漢字這種信息媒介的象形符號特征放大,使其圖形化,加強了漢字符號的圖像特性;高橋善丸喜歡從禪宗文化中尋找靈感,利用漢字的簡約之美,揭示禪宗的自然之道;高橋善丸在漢字字體設計方面的獨到領悟和思考,對中國平面設計界具有很好的啟發(fā)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橋善丸、字體設計、點線面、文字創(chuàng)意、禪宗
一、背景
一戰(zhàn)后,日本設計全面向歐洲學習,經濟得到迅猛發(fā)展,為了迎合經濟發(fā)展帶來的大量包裝及廣告招貼,需要統(tǒng)一日本的字體設計規(guī)范,日本率先在亞洲的漢字國家開始對字體進行商業(yè)研究。
[1]1926年由石井茂吉
注1(Mokichi Ishii,1887~1963)和森澤信夫
注2(Nobuo Morisawa,1901~2000)主持創(chuàng)立“寫真植字機研究所”(就是后來著名的“寫研”),開啟了日本漢字設計發(fā)展的新篇章,這毫無疑問為日本字體的設計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二戰(zhàn)后,為了恢復國力,促進經濟發(fā)展,日本更加珍視設計對振興產業(yè)的重要性,邀請國外設計師到日本傳播現代設計,80年代后日本的平面設計正式確立了現代技術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路線,同時也使得日本平面設計走向世界。
一直以來,日本的平面設計師對漢字懷有敬畏之心,且常在作品中流露出這種崇敬之情。高橋善丸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日本中青代具有代表性的平面設計師之一。高橋善丸本科畢業(yè)于大阪藝術大學,深受日本本土文化的熏陶,由于其對字體設計的熱愛,先后加入了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和紐約字體指導俱樂部。他以一系列創(chuàng)新的字體設計而廣受大眾的喜愛和平面設計師們的追捧,進而確立了他在日本平面設計界的地位。在簡約的前提下,他的字體設計利用“點線面”的構成原理,強調字體整體的均衡,力求創(chuàng)新的同時還極力確保文字的可識別性。他以西方設計理論為基礎,把日本的傳統(tǒng)文化和自己對文字的獨到理解相結合,用不同的設計手法表現出字體的視覺美感,以突出其設計個性。這種個性還體現在他的平面設計中,而文字是他始終追逐不變的設計母題,把不變的文字符號通過不同的創(chuàng)意,將美的視覺效果呈現在大眾面前,這不僅沒有給人枯燥乏味之感,反而突出了高橋善丸個人的字體設計風格。
二、高橋善丸簡介
圖1:高橋善丸
高橋善丸(Takahashi Yoshiharu,1952~,見圖1)出生于日本富山縣,1974年(22歲)畢業(yè)于大阪藝術大學設計學科平面設計專業(yè),1984年(32歲)成立了廣告丸(Koko Kumaru)工作室。 1990-1992年(38~40歲)在大阪?zhèn)髅剿囆g??茖W校兼職講師,將自己的設計理念傳授給學生。1996年(44歲)在大阪畫廊舉辦個展,同年他還參加了在德國漢堡舉辦的“90年代平面設計展”。2000年(48歲)在中國出席“上海-大阪2000年設計展”,2001年(49歲)參與東京的印刷術海報展。2006年(50歲)回到他的母校大阪藝術大學擔任客座教授。高橋善丸常年來往于世界各國,無論是辦展還是講學都彰顯了他高超的設計水平和深刻的設計思想。他是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會員、日本印刷協會會員、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會員、紐約字體指導俱樂部會員。他的藝術成就更是有目共睹,其設計的部分作品入選富山國際海報三年展、波蘭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報展等等。
高橋善丸的作品以平面設計見長,其中字體設計尤為突出,因為從小在日本長大,藝術上深受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特別是日本禪宗思想的影響,所以他的設計風格多以簡約、樸實為主。伴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他開始在新的印刷技術和互聯網絡中邁開探索的腳步,希望能將設計與互聯網技術兩者結合起來推動日本傳統(tǒng)藝術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
三、高橋善丸設計作品特點
高橋善丸的平面設計作品多是圍繞著“字體”來進行創(chuàng)作的,字體作為其設計的核心,貫穿在他設計過程的方方面面。在這一過程中,他的設計時刻體現著三大特點,將西方點線面的構成理論融入他的字體設計中,形成獨特的視覺美感;大膽地把文字作為設計的視覺主體,將信息符號轉化為圖像符號;將簡樸自然的禪宗思想積極地體現在設計作品中,強調傳統(tǒng)和現代的融合,展現簡約之美。
1、點線面是構成法,也是視覺特性
在字體設計中他追求點、線、面給作品帶來的美感和張力,而“點線面”作為西方包豪斯藝術理論中的構成要素,這側面表現出高橋善丸對于西方藝術思想的深刻理解。他以東方文字為基礎,西方構成理論為指導,用這種東西方結合的方式給字體設計帶來新的視覺美感和造型的現代感。
“點”是平面構成造型元素的基本要素,
[2]漢字的筆畫被抽象為一個點時,這個“點”的包容性就變得很大。它可以是任何形態(tài)的點,比如圓形、方形、菱形等幾何點,也可以是具象的點。
[3]圖2的作品中,高橋善丸分別將“詫”字的“口”字和“寂”字的“小”字中比較精短的兩點抽象化為圓點,增加了字體的構成意識。他注重漢字造型中點所在位置的擺放,最后使其在整個字體結構、視覺上產生美的聯想。高橋善丸是根據點的大小與位置的擺放所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來確定點的最終形態(tài)。在他的字體設計中,正是由于點在空間中的運用,各筆畫之間以及筆畫與留白之間的處理疏密得當,空間主次分明,張弛有度,讓其字體設計作品產生一種節(jié)奏與韻律的美感。
漢字中筆畫,在形式上主要以“線”的特征出現,而且這種“線”在整個字體結構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它有長短、粗細、曲直、虛實之分,且每種線條又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直線是線條表現中最常見的方式,它有著單純、簡練、理性的特征。如圖3,“法善寺”是高橋善丸在2003年為法善寺公立中學宣傳海報中設計的字體,這組字體以水平線的方式向兩邊延展。而“土壁”(見圖4)是高橋善丸2006年書籍設計中截取的字體設計部分,它有著強烈的哥特文字
注3特點。對比這兩組設計,他的設計手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將字體中的部分筆畫做成水平線的形式,延伸至兩端。這種由緊密的平行線構成的漢字造型具有穩(wěn)重、無限的視覺效果,以這種方式的設計讓“法善寺”三個字展現出安定、平和的視覺感受。而“土壁”兩個字則是以豎排的排列方式,又增加橫線的組合,最后以垂直線的造型為主,給人以嚴肅,沉穩(wěn)的特征。
面是由無數條線組成的,也可視作“形象”的展現。因此,“面”也可以是“形”,面的表情呈現于不同的形態(tài)類型中。
[4]在字體設計中,根據畫面的需要,高橋善丸會將一些筆畫處理成面的形狀,構成新的造型。如圖5所示,高橋善丸將“口”字的筆畫抽象成方形的面,這種化繁為簡的方式在保持漢字結構特征和文字識別性的前提下,還增加了畫面的趣味性。其中簡化造就而成的方形面,還具有穩(wěn)重、剛毅、理性的男性化特征。
點線面的運用無疑是高橋善丸字體設計中的一大特色,他靈活地把控著這形狀三要素各自的個性內涵。在字體設計中,將點與線的重疊、線與面的拆分、點與面的對比等種種的配合、穿插以及呼應來使字體造型更富節(jié)奏韻律之感。作品中,點線面所呈現的不同形狀,不同位置的安排都給人以簡約優(yōu)雅的感官享受。挖掘漢字符號視覺魅力的同時,又雜糅進西方點線面的構成理論,這造就了高橋善丸別具特色的字體風格。他個性化的表現方式,讓文字設計作品不僅具有信息傳達的功用,還提升了作品價值。既豐富了文字的藝術魅力,符合現代的審美需求,又讓文字得到繼承和新的發(fā)展,這也是他字體設計的初衷。
2、文字是信息符號,也是圖像符號
文字既是信息符號也是圖像符號,文字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準確性,無論如何排版,它所傳達的信息是不會改變的。所以它既可以作為獨立的視覺符號,又因為具有圖形之美能夠參與到平面圖形的創(chuàng)意中去。如圖6,是高橋善丸為京都大原味噌庵手工大醬做的包裝設計。在日本,傳統(tǒng)食物的包裝上總是采取各種方法來凸顯本土文化這一特色,而商品的品名字體是最終影響消費者購買食品的關鍵因素。因此,高橋善丸在味噌庵大醬的包裝設計中以字體為主要的表現要素,將“味噌”兩字以日本明朝體
注4的書寫樣式,出現在包裝的主打畫面上。之所以選擇明朝體,是因為我國宋體字在明朝時傳入日本以后,明朝體在日本歷史的長河里經過數百年歲月的沉淀和浸禮,表現出橫細豎粗、筋骨分明的字體結構,簡練的造型而又不乏古典韻味。這一具有古典氣息的字體運用,最能體現出大醬這種傳統(tǒng)食品的悠久歷史。其次他將“味”字的“口”字偏旁置換成像日本國旗中的紅日,把紅日用書法的形式繪畫出來,讓畫面富有強烈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同時還體現商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設計過程中,高橋善丸追求字體的整體美,力求文字的排列形式充滿變化、真正做到疏密有致、虛實呼應。
[5]他在包裝設計中將標題文字、說明文字、資料文字都恰到好處地進行編輯、排版,使食品的外部包裝設計能有效地反映內部的用處,最終讓這一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獨獲消費者的青睞。
高橋善丸在包裝設計中總能依靠對字體的敏感性并結合商品的特有屬性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意,以“文字”為核心呈現他獨有的包裝設計風格。即典雅精致的包裝,親和力十足的畫面加上鮮明的民族特色(日本國旗和明朝體)。文字作為圖像符號是為了使文字形象化,約定而俗成,讓文字與圖形相互轉化成為信息傳播載體,促進消費者與產品的交流。充分表現商品的品牌屬性,增加產品的文化內涵,將品牌的企業(yè)理念展示給消費者。
3、禪宗是自然之道,也是簡約之美
日本海報設計自二戰(zhàn)后迅速成長,從照搬照抄歐美模式,到體現現代品質內聚傳統(tǒng)精神,走傳統(tǒng)文化與高技術相結合的道路,逐漸上升到世界平面設計的一個制高點。禪宗佛教從印度經中國傳到日本,強調簡樸的審美及超強的自制力,可以說,禪是日本的靈魂。
[6]日本設計師們深受禪宗文化的影響,盡管在海報設計的排版方面還受到西方國際風格影響,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并沒有失去自我——強調平面性、注重留白、追求平淡內斂的禪宗意境。
[7]
圖7 “花、鳥、風、月”海報 2007年
高橋善丸最喜愛的設計師是佐藤晃一(Koichi Sato,1944~)和杉浦康平(Kohei Sugiura,1932~)。
[8]這兩位大師都是致力于探索禪宗文化在設計中的表現。可能是受到這兩位大師的影響,高橋善丸在海報作品中也通過禪宗文化的意境美,結合漢字字體設計來豐富作品的內涵。圖7是高橋善丸2007年在德國漢堡一次展覽會上,以“真善美”為主題的系列海報。這組海報分別由“花”、“鳥”、“風”、“月”等四張海報組成,通過極為簡潔、洗練的篆體漢字設計作為主打圖形來營造畫面,表現自然的無垠與秀美,反應內心的空靈與冥思。
[9]他希望借用“花”、“鳥”、“風”、“月”這四種自然要素來體現“真善美”這一主題的禪宗思想。在字體的選用上,他選擇了因形立意、體正勢圓的篆書。其特點體現在:形體要正,橫畫追平,豎畫必直。字的中心呈十字線拉長,是嚴密而又工整的書體形式。
我們可以從“空”、“真”和“悟”三個方面,去體會高橋這一系列海報所傳達的日本禪宗的意味。“空”,是傳達的一種境界。“空”是禪宗“般若”
注5思想的最主要學說之一,用以破除修行中的虛妄執(zhí)著,是感性經驗的重要轉型。
[10]在這一組海報中,以篆書字體為中心,略加裝飾,整體色調樸素、淡雅,由黑白灰三色搭配而成,傳遞出簡約單純、寧靜致遠的意境美。“真”,是表達的一種目的。高橋善丸用“花、鳥、風、月”四種世間常見的事物來作為“真善美”展覽的主題。他沒有選用圖片而是把文字直接呈現在畫面中,用最真實、最準確的文字來傳達他想要表現的內容。“悟”,是溝通的一座橋梁。對禪宗文化的解讀,應以“悟”為主線貫穿整個欣賞海報的全過程。高橋善丸之所以把“花、鳥、風、月”作為“真善美”展覽的主題,是因為他想要闡述世間至真至善至美的事物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不要因為它們的普通而忽略它們給世間帶來的感動和美好,如此,便能使設計作品散發(fā)出它真正的魅力。從看似樸素的畫面,卻能在淡泊中顯露出一種內在的張力與簡約之美。
[11]
四、結語
高橋善丸以他在字體設計方面的獨到領悟和成就,奠定了他在日本中青代中優(yōu)秀平面設計師的地位。字體圖形化的設計是他的強項,他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出自己獨特的字體設計理念。點、線、面構成法的運用無疑是高橋善丸字體設計中的一大特色,他靈活地把控著這三要素各自的個性內涵,構成出極富節(jié)奏韻律之感的文字。他將西方點線面的構成藝術理論結合他個性化的表現手法,豐富了文字的藝術魅力,符合現代的審美需求,讓文字得到繼承和新的發(fā)展。而文字設計的發(fā)展還在高橋善丸的平面設計中得以體現,他把文字是信息符號,也是圖像符號這一特點在包裝設計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突出文字圖像化后在視覺上給人帶來更強的沖擊力。他還巧妙地把禪宗文化引用在海報設計中,運用“空”、“真”、“悟”三點來展現禪宗思想與設計結合后的簡約之美。
高橋善丸這種以西方構成理論為基礎又敢于突破和創(chuàng)新的探索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仿效的,特別是高橋善丸在漢字字體設計方面的獨到領悟和思考,對中國平面設計界具有很好的啟發(fā)和借鑒意義。如今,他已年過半百,卻始終在他平面設計的字體領域從事著他所熱愛的職業(yè),并且他將繼續(xù)保持著對設計的熱情,在設計這條路上堅定地向前邁進。